高青融媒2月21日讯各位网友,大家好。日前,我县印发了《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,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。今天,我们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高青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申彩虹,就《实施意见》的有关内容进行详细解读。
记者:申局长欢迎您!首先想请您介绍下这方面的有关情况。
答: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,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,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,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了《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总体要求、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。
(一)《实施意见》的出台背景和依据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。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,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,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,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。农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沃土。农业新质生产力,就是在农业领域由技术革命性突破、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出的先进生产力。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途径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。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“三农”工作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,打造乡村振兴高青特色板块,县农业农村局起草了《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》。
(二)《实施意见》的出台目的
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。通过引入新质生产力,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,进一步增强农业竞争力。二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有助于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,为农民提供更多增收渠道,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,实现共同富裕。三是助力乡村振兴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,通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,可以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和组织等方面的全面振兴,加快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四是优化产业结构。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,可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推动农业与新能源、文旅、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,形成多元化、高品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。五是强化生态保护。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往往伴随着绿色、低碳、循环等生产方式的推广,有助于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,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(三)《实施意见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
《实施意见》总体要求突出目标可量化。立足高青县实际,明确了截至2027年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,精炼提出一批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重点指标。重点任务符合实际、彰显特色。从种业科技创新、农机装备支撑、数智赋能应用、科技改革攻坚、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,系统提出了14项独特性、关键性、可操作性强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抓手。
一是种业振兴方面。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、基础性核心产业,是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。《实施意见》将种业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,强调种业是农业科技的“芯片”,并结合高青特色优势产业,对加强育种攻关、推进种业企业建设、推广优良品种等工作提出要求。
二是农机强化方面。农业机械装备是农业生产的得力帮手,在提升土地产出率、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,节约资源、减少损耗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。为更好地发挥农机装备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支撑作用,《实施意见》提出加快传统农机装备的优化升级、以及农机装备、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改进。
三是数农发展方面。随着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,数字化技术逐步贯穿农业生产各环节,智慧农业在农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为进一步释放农业农村数字生产力,《实施意见》在发展智慧农业、推进农业数字化改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路径。
四是科技创新方面。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、增加农业附加值,推动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《实施意见》紧盯市场需求和关键技术,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、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建设等提出要求,提升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的匹配度。
五是人才建设方面。人才队伍建设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高素质的农业人才队伍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关键因素。为有效发挥人才带动作用,《实施意见》对人才选育、培养、交流等提出作出了部署。
记者:什么是农业新质生产力?我们为什么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?
答:农业新质生产力,由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,其内涵包括现生物育种技术、无人机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。这些应用能够有效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,通过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,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,降低资源消耗,带动农村产业升级,增加农民收入,还可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,确保粮食安全,同时减少环境污染,促进生态平衡,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,对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。
记者: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构成是什么?
答:农业新质生产力基本构成遵循马克思生产力理论,由新型劳动工具、新型劳动力、新型劳动对象三个主要部分构成。一是新型劳动工具。传统的农业工具和机械被现代化、智能化的农业装备所取代,如智能农机、无人机喷洒、自动化灌溉系统等。二是新型劳动力。农业劳动力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农业技能,还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、生物技术等新技能,成为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农业人才。三是新型劳动对象。农业的生产对象也因新技术的应用而发生变化,如通过生物技术改良的种子、数字化管理的农田等。
记者: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是什么?
答:针对高青县农业生产实际情况,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任务有:深入推进种业振兴,围绕粮油、高青黑牛、高青西红柿、高青菠菜等优势特色产业,强化品种培育推广。推广高性能播种机、植保无人机等先进适用机械,推进数字化技术与农机设备的有效融合,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水平。以数字化赋能现代农业发展,运用AI技术实现数字化管理、智能化决策、自动化作业、精准化投入和网络化服务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,拓展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模式。
记者:如何聚焦创新,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?
答:一是种子科技创新。种子这个农业“芯片”,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特征,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-关,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。二是农机装备创新。要注重研发和制造这两个环节,推动良田、良种、良法、良机、良制“五良”融合,全力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。三是智慧农业创新。通过人工智能、大数据支持,提高乡村“一网三联”建设,在设施农业关键技术、智能装备等领域,加强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精确监测和调控,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精准和生产效率。
记者:如何聚焦产业,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?
答:一是推动优势特色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建设,改扩建高青黑牛规模养殖园,创新推动“六统一”管理模式,落实全生命周期保险,破解“活体贷”难题。二是完善推广黑牛管家系统,打造应用场景。加强“好品山东·高青黑牛”品牌推广,加快高青黑牛直营店、加盟店“千城万店”布局,形成全要素集成、全链路发展的新格局。三是大力推动生产数字化转型,建设高效育苗基地,提升西红柿、西瓜等果蔬产能。四是积极打造县域电商直播基地。
记者:感谢申局长的耐心解答和细致解读。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,再次感谢申局长。
(记者:姜歆彤)
打开“最高青”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