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青融媒6月26日讯 耕地是农业的基础,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。为守住耕地保护红线,确保国家粮食安全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,防止耕地“非粮化”,我县全面推动建立“田长制”,坚持“规范化、制度化、常态化”的耕地保护工作理念,积极推动耕地管护质效提能升级。
在花沟镇北河村田边,邵超熟练操作着“田长云”APP,去到田间地头,为每一块农田把脉问诊。在巡查过程中,对发现耕地问题上报后,系统就会呈现出清晰的统计分析数据,有问题的田块就会显示出来。随着“田长制”的深入实施,把责任细化到实处,初步形成了“田有人管,事有人干,责有人担,利有人享”的工作格局。
花沟镇北河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 三级田长 邵超
我每天都会对咱们辖区内3000余亩耕地巡视一遍,并且记录在田长日志上,如果发现问题的话,我会及时的利用田长云系统进行上报,随后给村民们讲解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相关政策,再一方面就是宣传,利用村内的广播定期循环播放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相关政策,法律法规知识,让每个村民都了解这项政策。
今年以来,我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“田长制”,共设立县、镇、村三级田长1052名,为全县每块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配备了“守护人”,构建了“纵向到底,横向到边”的耕地保护监管体系。出台了《高青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“田长制”田长巡查制度》,《高青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“田长制”三级田长、三级副田长监督管理办法》,《高青县耕地保护激励办法》,落实党政同责,全面压实各级耕地保护主体责任。
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 李玉强
坚持把耕地保护责任明确到属地、落实到人头,构建起县、乡、村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,形成“地有人种、田有人管、责有人担”的耕地保护新格局。通过运用“田长云”管理系统,全面推行“人工+智能”巡田机制,助推落实“早发现、早制止、早查处”工作要求,将违法违规占用耕地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问题,“发现在初始,消灭在萌芽”。
打开“最高青”看评论